细叶芒的种植
细叶芒是一种高大的观赏草。它的根状茎厚而中空。在它的顶部有一个大的圆锥花序,被总状花序延伸。
种子期可在春季和秋季播种。秋播收获次数多,总产量高;春播可延长牧草的收获期和利用期,牧草鲜嫩,但总产量较低。秋播期为9月上旬至11月下旬,春播期为2月上旬。
播种前,每亩施用猪粪1000-1500公斤。如果没有猪圈肥等有机肥,每亩可施用25-30公斤钙镁磷肥作为基肥。施肥后,犁地整地。细叶芒的种子很小,因此边缘表面应光滑,没有大的土壤。播种可以钻孔,也可以撒播,但为了便于管理,要钻孔。每亩5公斤。如果播种时雨水少或土壤干燥,可将种子用清水浸泡2-4小时,以利于出苗,提高出苗情况。栽培和除草应及时进行。分蘖高峰期过后,已经封闭遮荫,可以停止除草。每次收获后,应施用少量氮肥,以加速再生,提高其产量。苗期应注意对地老虎和小蟋蟀的危害,并用“毒丝”农药防治。
细叶芒收获草层高度约30cm。收获期、频率和产量不光与肥水管理条件有关,而且与播期有很大关系。初秋播种的苗木每年可扦插1-2次,初春至来年可扦插4次。10月份播种,如果管理得当,一年割一次,然后割2-3次。从春播到6月上旬可割三次。农民可根据养殖情况合理安排播种时间。
1.对土壤条件要求不高。在贫瘠的酸性土壤中能生长,但产量低。适宜在排水良好、ph6~7的肥沃壤土或粘土上生长,土壤有机质含量越高,产量越高。
2.整地用的种子小而轻,需要精耕细作。要求界面平整,无土块,四周设深排水沟,深750px,宽750px,界间设浅沟,深15~20cm,宽20cm,保障田间不积水,保持土壤湿润,不淹苗。间作稻田在播种前应排水至土壤湿润,水稻收获后应及时打开排水沟。
上一条: 水生鸢尾的特点
下一条: 芝樱花的特性及养殖方法